
兒童健康|小朋友磨牙2大成因 是壓力還是心理問題?
小朋友睡覺的時間,如果發出「咯吱咯吱」的怪聲響,很可能就是出現「磨牙症」,中醫又稱為「齘齒」。磨牙症指的是除正常咀嚼、說話以外,牙齒間的相互摩擦現象,夜間磨牙是小朋友成長過程中比較常見的現象,當中大部分為暫時性的。
據美國牙科學會數據顯示,大約有38%的幼兒都有睡眠中磨牙的現象,偶爾磨牙發作,不屬病態,家長無需過度擔心。不過,如果磨牙的次數過於頻繁,甚至每晚發生,家長就要注意了,因為長期磨牙有機會影響牙齒健康、損害牙齒的琺瑯質,長遠甚至令面部咀嚼肌異常、影響顱面骨發育等。

磨牙的成因
引起磨牙的原因很多,中醫認為是為小兒「臟腑嬌嫩」、「脾常不足」、「心常有餘」引起,由於小兒身體臟腑生理功能尚未完善,易受外界之環境、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影響而產生不同轉變,一般常見的成因有:
1. 玩耍過度、情緒波動
由於幼兒為「純陽之體」,若日間玩耍過度,過於興奮、疲勞、情緒緊張或憤怒等等,都易導致肝陽偏盛,肝風內動引發短暫性的磨牙,此類幼兒亦多伴夜睡不寧、煩躁、惡夢等症狀。中醫將此類由於情緒波動、情緒不穩定引起的磨牙情況歸納為「心火亢盛」、「肝風內動」。成年人出現夜間磨牙,很多時是由心理或生活壓力引起,但小朋友天真無憂,一般而言,磨牙很少由壓力或心理病引起。
2. 飲食過量、脾胃積熱
另外一個較常見的小兒磨牙原因是脾胃積熱,中醫古藉《中醫臨証備要》中記載:「睡中上下齒磨切有聲,屬胃火偏旺。」這類小孩日常可能嗜吃零食及煎炸油膩的食物,或飲食過量、暴飲暴食,導致消化不良而引致脾胃積熱過盛,熱盛動風,則令上下牙齒相互磨動發聲而成磨牙。除磨牙外,小兒多伴隨便秘,口臭,易生口瘡,小便黃赤等症狀。
食療湯水推介
1. 蓮子燈芯草清心湯
材料:蓮子30克、麥冬20克、燈芯草6克、瘦肉250克、清水適量
做法:將以上材料放進燉盅內,注入適量清水,隔水燉1.5小時,最後加入適量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安神、清心降火,適用於心火亢盛、煩躁及易情緒波動的幼兒

2. 山楂二芽消積飲
材料:山楂10克、炒麥芽15克、炒稻芽15克、清水適量
做法:將以上材料放進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煮沸後轉文火煲30分鐘即可,代茶飲
功效:助消化、健脾胃,適用於胃口不佳、飲食積滯之幼兒
3. 麥冬沙參扁豆粥
材料:沙參10克,麥冬10克,炒扁豆15克,山藥10克 (即淮山),粳米50克、清水適量
做法:將沙參、麥冬下鍋,加水約2碗煮20分鐘,隔渣取藥汁,再將藥汁加入粳米、扁豆、山藥,煮成粥
功效:養陰生津、健脾益胃、清心安神,適用於脾胃氣虛及煩躁之幼兒
日常生活宜忌
1. 養成良好飲食習慣,飲食有節,多菜少肉,切忌暴飲暴食
2. 避免進食肥甘厚味食品例如糖果、朱古力、薯片等零食,或含添加劑或色素的食品
3. 保持心情愉快,穩定小兒的情緒,不要令其情緒大起大落、或過於激動
4. 睡前避免觀看刺電視、平板電腦或手機等發光屏幕,以防小兒過度興奮,影響睡眠質素

(康河中醫診所 劉潔瑩中醫師授權分享)
-
清明,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通常落在每年陽曆的四月四日或五日。《歲時百問》裡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 故謂之清明。」清明時節萬物復蘇,是兒童養生的關鍵時期,此時有哪些兒童健康的注意事項?21 day ago
-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是春天的中分點。它正好是一年當中晝夜等長的日子,從中醫角度來看,春分是人體陰陽平衡的重要節氣,春分節氣平分了晝夜、寒暑,因此人們保健養生也應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狀態。春分節氣多風、寒、濕邪,陽虛質、氣虛質、陰虛質患者在春分節氣轉化時有諸多不適症狀,尤其伴有風濕性疾病、腰腿痛、慢性呼吸系統等疾病的患者,春分養生尤其重要。1 month ago
-
許多家長在管教孩子時,可能會不自覺地使用恐嚇或威脅,例如通過威脅、瞪眼、大喊、大叫,甚至打孩子等方式,希望孩子能快速服從並改正行為。雖然這種方式看似能立即見效,但長期下來可能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深遠的負面影響,讓他們在恐懼中成長情感被壓抑,甚至破壞親子關係。1 month ago
-
認真覺得,很多舊時代的「育兒經」,其實是在誤人子弟,像以下這3個,真的該被徹底淘汰: 小時候胖不是胖?錯!胖就是胖!1 month ago
-
小孩腸胃炎一直拉肚子,有人說魚肉蛋不能吃,只能吃粥?這是不對的,剩拉肚子症狀了還只能吃粥?都2025了,觀念快改一改吧!2 month ago
-
孩子的身高是不少父母近年來頗爲關注的一環。在中醫學的角度而言,有先天和後天的因素影響著孩子身高。如結合食材及中藥材,也可成爲增高湯水,讓家長們作爲孩子的增高飲食參考。2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