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暖貼士︱氣溫急降10度 必學保暖穿搭法+保暖衣物選購貼士
冷鋒殺到!天文台預料近日氣溫將急降10度,最低氣溫只有13度。相信眾多家長已默默為小朋友準備禦寒衣物,學識正確穿搭方法,保暖效果更佳!消委會更為消費者提供了保暖內衣及羽絨外套的選購貼士,爸爸媽媽要留意啦!

玉米式穿法 輕便又保暖
相信眾多家長都聽過「洋蔥式穿法」,不過日韓近年興起的「玉米式穿法」穿得更輕薄、更適合日常生活,效果保暖卻一點也不輸「洋蔥式穿法」。
「玉米式穿法」可分為3層穿搭;最內層是可穿薄身的發熱衣,如在室內活動,則可穿上含絨毛的發熱內衣,中層可為小朋友穿上普通的圓領或半樽領上衣,最外層則穿上可蓋過膝蓋且輕便的長身大衣。
這種「玉米式穿法」最主要由最內層的發熱內衣製造熱能,再以外層的大衣製造出熱空氣膜,達至保暖效果。
如果家長仍然擔心子女不夠暖,可再按需要戴上頸巾、手套、及冷帽。

消委會建議選購保暖內衣貼士
市面上有眾多保暖內衣,到底怎樣選擇才是最好?消委會指出,保暖內衣可多為羊毛、尼龍等材質各有優劣,家長可按需要選購。
部分保暖內衣布料優劣
棉(cotton):吸水及吸濕性好,但吸汗後,濕透了的棉質內衣會變得黏身,在冬天時穿著較易令體溫流失以致著涼。
羊毛(wool):保暖、吸水及吸濕性好,但水洗後易變硬「拮肉」,可能令皮膚感到痕癢。
聚酰胺(polyamide):俗稱尼龍(nylon),強韌耐磨,但吸濕性低,既不耐高溫,也不適宜作高溫洗滌和烘乾。
莫代爾(modal):同樣地,吸水和透水氣度都高,手感更柔軟。
彈性纖維(elastane/ spandex):常用於緊身衣物,具彈性、高強度及耐磨。

消委會又表示,即使是相同材質及厚度的保暖內衣,其保溫效果亦會受布料的編織密度、織法、結構及所選用的纖維等因素影響而有所不同。
家長可按小朋友需要選擇保暖內衣材質,若孩子怕冷又不好動,可選擇保暖度高的日常保暖內衣;好動又容易出汗的孩子則適合穿着排汗快乾的運動底層衣。

消委會6招揀羽絨外套
羽絨外套亦是保暖必備的禦寒衣物之一!消委會提供了6個選購貼士供消費者參考,家長買羽絨前不妨參考一下!
呢種絨毛品質最好!
羽絨的成分可分為絨毛(down)和羽毛(feather)兩種。絨毛是指鴨鵝等水鳥的胸腹部分的柔軟絨毛或朵絨,羽毛則是取自頸及兩側,絨毛比例愈高,質素愈好。羽絨則取自成熟白鵝;朵絨最大,品質最好,鴨絨次之。

6大選購貼士
1. 衣物標籤
理想的羽絨衣標籤會詳細列出面料和內裏的成分、填充絨毛及羽毛成分比例、填料的重量、蓬鬆度、洗濯及乾衣指示。如果衣物標籤有上述資料,家長選購時便有更清晰資料作參考。
2. 用手摸拍
選購時,家長可用手觸摸羽絨衣,憑手感來判斷內藏的物料是羽毛或是絨毛較多,若感覺有硬的羽毛梗,羽毛含量會較高,絨毛含量就相對較低,保暖性較差。
3. 用鼻子「聞」
選購時嗅嗅看有沒有異味,因羽絨來自家禽鳥類,若羽絨未徹底清潔和消毒,就容易藏細菌,不衞生之餘還可能產生異味。
4. 外層物料
羽絨濕水後保暖程度會降低,所以羽絨衣的外層多採用高密度編織以防羽絨「走脫」。如要做到車縫位置都防水,技術要求更高,例如在拉鏈及接縫位置用上防水壓膠技術,這些設計再加上剪裁的繁複性等,都會影響衣物的售價。

5. 看車縫線的緊密度
在選購時要注意縫線是否完整、用線是否細緻、有沒有脫線等情況。若車縫做工過於粗疏,羽絨會隨穿着及洗濯等移動,日久之下,羽絨會集中在衣服下方,削弱保暖效果。
6. 親身試穿
不同品牌的羽絨衣有不同的袖長、肩膊闊度、腰身及長度等,要親身試穿感受羽絨衣的保暖性和產生「暖意」的速度,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羽絨外套。
-
香港夏天的濕熱天氣令人十分難受,大家紛紛出動風扇仔等消暑法寶!不過用錯方法,或許未能降溫消暑,反而更容易中暑!以下為大家介紹使用手提風扇及穿衣的降溫方法。2 day ago
-
進入初夏,香港天氣愈來愈潮濕,有時連洗衣機都有噏味!日本洗衣液、洗衣粉品牌花王就在社交媒體提醒大家洗完衫後可以稍為打開蓋,讓水氣散發一下呢!9 day ago
-
不少人覺得日本洋蔥比較好食,除了清甜、生食亦不會很辣。日本人除了培植洋蔥,原來他們在洋蔥的保存上亦有講究,放在蔬菜格與冰箱的處理大有不同呢!14 day ago
-
洗廁所雖是厭惡家務之一,但總得有人要做。尤其座廁與地板連着的位置,特別難抹得乾淨。日本衛浴品牌就教大家用DIY的小工具來清潔,簡單又方便製作!20 day ago
-
雨季一到,天花和牆壁容易積聚濕氣,「牆蝨」及飛蟻便會大舉入侵家居,令人十分煩惱!一不留神,飛蟻更會變成白蟻,隨時蛀食木製家具!以下提供幾個消滅「牆蝨」及飛蟻的方法,杜絕家居害蟲。26 day ago
-
相信不少媽媽都聽過「蘑菇不用洗」的小貼士,但原來菇類冷藏後竟然可增加3倍鮮味?日本超市專家就分享如何儲存菇類,做法方便又簡單!29 day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