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路德會增城兆霖學校|昔日師生今一同共事 葉校長:這正是任老師的成就!
香港路德會增城兆霖學校的新校長—葉綠盈校長,從事教育工作已有三十個年頭,不少她教過的學生早已投身各行各業,據她所言,有些舊生的成就更已超越她本人,令她深感欣慰。
其實葉校長的舊生當中,有不少也跟她一樣,是從事教育工作,目前在香港路德會增城兆霖學校任教常識科及STEM課程的陳穎嵐老師,正是葉校長曾服務的聖公會德田李兆強小學的舊生。不過,這對師生首度重遇的地方卻並非「兆霖」,而是舊校「德兆」,當時陳穎嵐老師正是回到「德兆」實習。

葉校長與陳老師在「德兆」再遇上……
「在收到大學聯絡安排教學實習的時候,表格上已標明學員陳穎嵐是我校的校友。我早知道陳老師曾是我的學生,感覺很親切。及後,接受她在學校實習,同時又可培訓自己的學生,真是雙重受惠。」
多年不見,不知道葉校長對陳老師又有何感覺?「小時候的陳老師是個很乖巧、性格文靜的學生,她眼睛又圓又大,經常保持微笑,令人鍾愛。現在的她與小時候分別不大!」至於陳老師,她就感覺既開心又溫暖。「當時返母校做個半月的實習,很多老師都十分照顧我,又記得並提起自己小時候的片段,感覺很開心。當時的葉副校長處處為我打點,時有傾談和教導,令我很窩心。」
在「兆霖」再見 陳老師:很驚喜
「在本校再次見到葉校長很驚喜!因她小時候教過我,是我老師,又是我姊姊的田徑教練,讀大學時又得她幫忙安排我在母校實習,到現在職場工作又遇到她,好似自己的人生很多片段都有葉校長參與在一起,感覺很特別。」
陳老師又表示在學生時代,她和同學都很喜歡上葉校長的課堂,因為見到她一定會玩遊戲,她風趣又時常講笑,上堂時帶來很多歡樂。小息時,見到葉校長經常跟同學聊天,感覺真的很親切。

師生共事 葉校長:這正是任老師的成就!
大家能夠同於一間學校服務,對葉校長來說,意義重大。「這正是任老師的成就!」葉校長表示以前是師生,現在是校長與老師的關係,她會特別關顧陳老師,還一直覺得陳老師是自己的學生。現在相處起來,不需拘泥客套,工作合拍又爽快,大家可以開心坦誠相處。

至於陳老師,稱再次重遇是彼此一種緣份。「我從來沒有想過會跟自己的老師在同一間學校任教,自己小時候覺得做老師很辛苦,而且形象嚴肅,工作忙碌。但到自己任職老師接觸到小朋友時,就感受到他們的天真活潑,教小朋友真的很有成就感。
「從來沒想到會跟自己老師在同一間學校任教,舊校與本校風格大不同。我和葉校長都是在藍田區認識,居然在遠處屯門區相遇,真的很有緣。」


「同時,陳老師很感恩自己仍然是葉校長的學生,小時是學習知識,實習時期是學習教授知識,現在是請教工作和學習處理行政工作,感覺繼續是葉校長的學生。大家亦師亦友,互相關心。」
葉校長與陳老師有幸成為師生,確是一種緣份,能再有緣一同共事,做到亦師亦友,互相關心,更是一份恩典呢!
延伸閱讀:Happy School|香港路德會增城兆霖學校新校長上任 新格言「開心返學 必有所獲」
關於香港路德會增城兆霖學校
「國際教育科」(GBE) 屯門區小學首創!
創立於 2005年的香港路德會增城兆霖學校,是位處於屯門區的一所資助小學。全校推行「英普沉浸課程」,除在正規課程加強英普訓練外,日常溝通都以英普為主。疫情前,每年3-5月安排學生到澳洲短期入學,亦安排學生到日本沖繩、台灣等地交流考察。
學校特色:
為培育未來領袖,特色推展英、普教學,特別著重培訓學生的兩文三語,全校中文科以普通話上中文課,師生能夠運用普通話進行對答。另外,學校亦著重學生的英語學習環境,聘請多名以英語為母語的外籍英文教師,培訓英文尖子,編入全級一班國際組,以全英文進行課堂。為顧及學生數學科的學習差異,同年級數學課進行同質分組。
課堂上,學校會採用異質分組,以合作學習增加不同能力的同學的互動,促督學習。還有,我們學校設「國際教育科」(GBE)以全英文每星期進行兩節課堂,範圍涉及全球化題材,如文化、環保、衛生等,採專題形式作評估,這個科目是屯門區首創的!
此外,推行小班教學,數學及英文開設了輔導班。除為讀寫困難學生提供課後特別補習班外,在低年級多元智能課提供喜悅寫意班、英文興趣班、中文識字班及輕鬆學數班。課後亦提供中英數拔尖補底。
*小二至小六,按英文成績排名次以挑選表現最優異的學生入國際組。
*小二至小四數學按能力分組上課,加強共通能力及英數訓練。
學校聯絡資料:
地址:新界屯門第28區蝴蝶邨第3期屋邨小學第五校舍 電話:2466 5885 網址:http://www.siuleunsch.edu.hk/it-school/php/webcms/public/mainpage/main.php3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siuleun
-
打鼓嶺嶺英公立學校又名「森林學校」,位處打鼓嶺,偏處新界北方一隅,森林環抱校園,處處可見花圃、園林,校園與自然融為一體。學校屢獲綠化校園工程奬,校園設生態池、芳香藥草園、生化淨水系統等。嶺英正因遠離市區繁囂,方得以遺世獨立之姿,在學林中別樹一幟,發展獨一無二的「森林課程」。「森林學校」,嶺英實不負其名。8 hour ago
-
明道小學位於將軍澳調景嶺已越廿載,一直以基督精神致力提供優質教育,培育學生德、智、體、群、美及靈育的均衡發展。現今世代資訊爆炸,科技日新月異,學生成長需要具備正確的價值觀及積極正向的態度,因此,裝備孩子擁有能力迎向未來是學校刻不容緩的使命。新學年,新開始,明道小學推行「五大素養」教育,培育學生需要具備的能力元素,以面對未來不同的挑戰。10 hour ago
-
究竟「4天上學制」 是好還是壞?美國愈來愈多學校實行「4天上學制」 ,其中密蘇里州已有30%的校區改用新制度,較新冠疫情時增加12%,學生有額外假期當然開心,但不少家長卻擔心上課日期縮短後,可能會影響學業。同時,亦需為安排人手照顧小朋友而煩惱。13 hour ago
-
小朋友應否學習使用ChatGPT?又會不會形成倚賴?其實讓他們及早掌握AI人工智能,除了可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更有助提高解難能力 ,為未來在學業及其他領域有更好發展做準備!5 day ago
-
大埔禮賢會幼稚園於1957年開辦汀角路校,並於1979年開辦安富道校(將於2024-2025學年遷入富蝶邨,享用更大的校舍,由685平方米增至838平方米)。學校秉承聖經教導:「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言22章6節)」作為校訓,並「本着基督博愛精神,提供完善的學前教育,幫助幼兒在靈、德、智、體、群、美六育各方面有均衡且全面的發展。7 day ago
-
「佛教林金殿紀念小學」原名為「佛教林金殿紀念學校」,於一九七二年三月座落於葵涌舊葵芳邨,由捐辦人林黃明慧居士秉承其先夫林公金殿居士興學育才遺志,慨捐巨款建校以誌紀念。一九九八年三月一日,「佛教林金殿紀念學校」遷往現址繼續辦學,並改名為「佛教林金殿紀念小學」。12 day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