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睡眠不足腦細胞結構受損 有研究考前三名學童平均每天睡眠時間是⋯⋯
香港的學童功課、測考多,學習壓力大,往往要晚上11、12時才能睡覺,以致睡眠不足,台灣有調查發現,班級學業成績在前三的孩子,平均每天的睡眠時間,比排名4-6名的孩子多了1小時,睡眠不足導致兒童認知功能下降,影響學業成績,家長要留意。
美國霍普金斯大學助理教授威克懷爾(Emerson Wickwire)表示,睡眠不足會影響大腦發展,包括認知處理、個人專注力、記憶力等都容易出問題。倫敦大學教授澤克(Amanda Sacker)也曾對1萬多名7歲兒童進行研究,結果發現經常晚睡的孩子,在認知表現上會表現較差,尤其在閱讀及數學等領域。
睡眠不足腦細胞結構受損
《Molecular Psychiatry》早前更發布了一項研究,共調查了1萬1千多名的9-11歲孩童,將這些孩童的睡眠情況,與精神問題、認知功能、大腦結構三方面的關係進行分析,研究結果大略為以下:
1. 每天睡不到7小時的兒童,有53%的比率比每天睡7-9小時的兒童容易出現問題行為
2. 兒童的憂鬱、焦慮、衝動行為等精神問題,與睡眠不足有關
3. 兒童睡眠不足,會使大腦的前額葉皮質、腦細胞等結構受損
睡眠不足導致兒童出現憂鬱、焦慮問題
很多人習慣熬夜,等到假日再補眠,但腦細胞已受損。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曾以老鼠進行研究,讓老鼠24小時只睡4至5小時,模仿長期熬夜人士的作息,最後發現老鼠的大腦失去25%腦細胞,十分驚人。
睡眠不足變得暴躁
台灣的睡眠醫學曾調查,班級學業成績在前三的孩子,平均每天的睡眠時間,比排名4-6名的孩子多了1小時,且每天睡眠若不足7小時,隔天上課遲到、打瞌睡的可能性更增加六至七成。
美國睡眠醫學會(AASM)的建議,18歲以下的孩子,每個階段的建議睡眠時間為:
• 4-12月:12-16小時
• 1-3歲:11-14小時
• 3-5歲:10-13小時
• 6-12歲:9-12小時
• 13-18歲:8-10小時
芝加哥大學行為睡眠醫學專家暨臨床心理學博士Lisa Medalie指:「睡眠不足的孩子可能會變得暴躁,接受挫折的能力亦會較低。這意味著他們很可能會與他們的『新老師』——家長發生爭執。親子間的衝突、情緒和注意力集中等問題,可能會嚴重影響子女在疫情期間在家學習的能力。」

她提供5個小貼士,包括:
1. 建立「學習時間表」,在製作時邀請子女一同參與,例如讓他們自由選擇午餐時間和每日的兩段休息時 間。這樣他們會更願意遵循這個自己有份建立的時間表。
2. 子女每日定時上床睡覺和起床,因為不定時的睡眠時間不利對改善睡眠質素和建立健康的免疫系統。
3. 保持每日固定小休時間。
4. 每日抽空輔導子女並跟他們討論遇到的問題,讓孩子願意花精力去傾聽你的安撫之言,並感受到你的愛與關懷所帶來的安全感。這能有效避免子女日後出現睡眠問題。
5. 為自己留出約1小時「個人時間」(Me Time)。
-
近年愈來愈多人露營,不過露營意外亦不容忽視!台灣一個11歲女童4年前於露營時,因熱水壺炸開導致全身40%有2至3級燙傷。她於ICU留醫20多日後幸保性命,其後康復之路漫長又艱辛,但媽媽一直用愛陪伴,讓女童可積極面對!1 day ago
-
教聯會於今日(1月31日)發布了一項調查,調查發現逾7成受訪幼稚園反映,收生人數減少的成因,主要為學校所在地區出生率下跌;加上受疫情及移民的多重夾擊,影響幼稚園營運。受訪的學校反映,因政府提供的資源大減,迫不得已裁減全職老師的人數,部分幼師更以兼職形式聘請,幼師的薪酬待遇欠缺完善的保障,影響教學團隊的士氣。長遠來說,最終受影響的是學生的學習質素和福祉。教聯會...4 day ago
-
孫慧雪日前公佈懷上二胎,不少網友都送上祝福。但原來她懷孕時患有腺肌症及腺肌瘤,12週前更每晚要到醫院打安胎針,佗B之路非常艱辛!5 day ago
-
有「日本整理女王」之稱的近藤麻理惠以「怦然心動整理術」聞名,最近她宣傳新書時卻向媒體宣佈「已放棄整理」!成為3孩媽媽的她直言「我的家現在很亂」,並認為現時陪伴孩子成長更為重要呢!5 day ago
-
今年農曆新年大家辦了多少年貨及年花?新年過後,大家又會如何處置它們?香港多個機構及團體將進行年桔、桃花、賀年禮盒和食物及盆菜兜等新年回收/轉贈計劃,好過直接丟棄避免浪費!7 day ago
-
兒歌天后及全球華人傑出青年李紫昕Purple姐姐早前出席於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行的第二屆「兒童書展 暨 超級親子用品展」,並吸引了大批粉絲們到場支持,場面非常熱鬧!將於今年5 月舉行的第三屆「兒童書展」,Purple姐姐再次獲邀擔任官方推廣大使,相信到時又會同粉絲們又唱又跳!8 day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