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兒盲點】港爸港媽常做!「擦掉錯字」 德國老師禁止父母做的事
不同國家有不同的育兒風格,其中德國的育兒風格與亞洲國家大相徑庭,甚至直接攻擊亞洲家長最常做的育兒方式。你有幫孩子檢查功課嗎?在德國老師眼中,這樣的做法可是大不合格!
德國父母送孩子上學時,有別於香港父母,總是耳提面命「要聽老師的話」、「要乖乖上課」,反而要孩子在學校「玩得開心」。一位德國母親跟台灣育兒專家小魚老師分享德國教育。
她說,德國老師在學校開學的第一周到家裡做家庭訪問,提醒並禁止父母不能做以下五件事:
1.不可介入孩子的功課
2.不可擦掉孩子寫錯的字
3.看見孩子的作業有錯誤,不可說破,讓孩子自己去發現
4.孩子不會造句,不要提出意見,要讓他自己思考
5.不可在孩子做功課時坐在旁邊監督
聽完以上五點,這位母親問老師:「請問老師,那我不檢查孩子的功課,我還算一個認真的媽媽嗎?」
該位德國老師說:「是的,因為你沒有剝奪孩子的學習機會。」
那位母親又問老師:「那麼孩子做功課的時候,我能做甚麼呢?」
老師說:「當孩子做功課的時候,你也能有時間去做你自己的事情。」
那位母親問了老師最後一個問題:「那如果我幫孩子擦掉作業又有甚麼影響呢?」
老師很堅定的告訴媽媽:「接下我說的話你一定要記住——
孩子的作業中的錯誤全部被你擦掉了,不但老師完全無法檢視自己教學的結果;並且孩子也失去自我修正的能力,甚至,孩子會把訂正作業的責任交給媽媽,孩子自己也不需要再負任何責任了。
讓家長訂正孩子的作業,絕對不是我出作業的初衷。」
這段母親與德國老師的對話有很有意思,也發人深省。小魚老師說:父母做對了,孩子就會思考了。其實——這也就是德國孩子如何學會思考的方法。
以上文章已獲小魚老師授權轉載
《親子頭條》多元化介面方便家長接收最新育兒資訊 讚好《親子頭條》Facebook 專頁
追蹤《親子頭條》Instagram
登記成為《親子頭條》會員
-
經歷了長時間需要佩戴口罩的日子,幼童對此習以為常,戴口罩讓他們覺得受保護和有安全感。若要求他們立即脫下口罩,他們會感到緊張和焦慮,也可能擔心受感染,因而較難適應改變。2 day ago
-
高敏兒(Highly Sensitive Child)天生對聲音/觸覺/視角等天生感覺特別敏感,環境有細微轉變都有機會觸發他們的「敏感」反應,哭鬧不停。正因如此,不了解「高敏感」的人或認為孩子難湊、甚至冠上「無家教」的標籤。藝人雨橋昨晚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作為「高敏媽媽」的心聲,引起眾多高敏家長的共鳴。15 day ago
-
「冷靜區」策略是一種溫和、短暫而有效的方式來處理孩子不當的行為,避免家長打鬧孩子。不過,不少家長忽略了冷靜區的重點是為孩子提供一個冷靜反省的機會,並非用作懲罰孩子的。當家長着孩子在冷靜區進行「冷靜」和「反省」時,必須保持平穩的情緒,清楚地給予指示,並向孩子說明入冷靜區的原委。16 day ago
-
由於香港的居住環境較狹小而戶外活動空間不足,很多家長於子女學前階段容易忽略大肌肉的發展。事實上及早讓幼兒參與攀爬活動及球類活動等,對其大肌肉發展甚有益處,就讓我們一同拆解有關3-6歲幼兒的大肌肉發展的迷思。1 month ago
-
各位家長,下年度的直資或私立小一開始接受報名了!大家除了要留意報名程序及準備相關文件外,也可參考以下5個理財要點作出部署,為子女的教育作出全面計劃,同時平衡家庭的長遠財政需要。1 month ago
-
怎樣處理小朋友的激烈情緒或不當行為最有效 ?「打仔」是否真的沒有效果?教不到小朋友正確的行為?如果沒有效果,又怎會還有家長「打仔」?2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