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咪後悔】7成夫妻情侶望生B 造人前4個溝通錦囊
社會環境、經濟等因素影響唔少夫妻情侶生育打算。最近發佈的「香港生育幸福感調查」顯示,近7成夫妻情侶希望能育有孩子,更有近9成受訪家長深信一個有孩子的家庭更加幸福美滿。社工提供4個生育計劃小錦囊,教打算生育的夫妻情侶進行有效溝通。
美贊臣香港早前進行「香港生育幸福感調查」,訪問超過1,000名本港有結婚打算或已婚人士。調查結果發現,86%受訪者認為養育小朋友有很多經濟考量,69%人更認為養育小朋友會有壓力。儘管要面對許多實際考慮,有66%受訪者期望育有子女,最多人表示希望育有1至2名子女。

人父人母對生育想法正面
比起未有子女的情侶,已成為父母者對生育的想法一般會較為正面。在未有子女的受訪者當中,約四成擔心生育會影響他們的工作或事業發展,但只有27%已生育的受訪者有同樣擔憂,反映為人父母者未必會因生活考量而對生育造成擔憂。相反,成為父母後,89%家長深信一個有孩子的家庭更加幸福美滿,比率與未有子女的53%有顯著分別。

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棨諾醫生表示,不少情侶在組織家庭時都渴望育有子女,但可能礙於一些現實的考慮或想像中的困難,為他們的生育計劃加添阻力。他建議情侶可在討論生育意願時以多角度思考,例如向身邊的家長朋友了解育兒的難處及快樂,避免因過多的擔憂,影響對於理想生活的追求。註冊社工鍾斯曉亦鼓勵情侶為「想像困難」設下界線,兩人應就不同事情保持開放坦誠的溝通,以應付難題。

男性備孕概念較模糊
調查亦發現,有生育意願的受訪者平均打算在懷孕前8.6個月開始進行生理以及心理上的預備。但逾四成男性受訪者表示沒有預設準備懷孕所需的時間,反映男性對於備孕的概念較女性模糊。生育計劃及準備上的期望落差有機會成為情侶間的隔膜,繼而出現摩擦。
鍾斯曉建議應在婚前與另一半坦白討論彼此的想法,讓二人對婚後生活的期望達成共識。雙方的想法亦有可能隨時間轉變,所以良好的溝通才是減少摩擦的良藥。情侶及夫婦可參考生育計劃小錦囊,學習如何與另一半就生育問題進行有效的溝通。
生育計劃小錦囊
來源:美贊臣香港
《親子頭條》多元化介面方便家長接收最新育兒資訊 讚好《親子頭條》Facebook 專頁
追蹤《親子頭條》Instagram
登記成為《親子頭條》會員
-
每個孩子在父母心中都是獨一無二的,家長需按孩子的個性並配合其身心發展需要,培育寶寶健康地成長。可是,對新手父母而言,要照顧0至3歲的嬰幼兒,有時候可以說是無從入手。如果幼童在成長期擁有良好的社交情緒,往後在各方面的發展也事半功倍,惟坊間對於培養幼童社交情緒的說法存有差異,當中存在不少的謬誤,現在讓我們逐一拆解。1 month ago
-
星媽譚凱琪(Zoie)趁女兒Baby G兩歲生日,出post剖白在職媽媽心聲,表示生活模式一下子由女皇貶做奴才,彷彿沒有了自己。當媽兩年,令她學識「斷捨離 」。3 month ago
-
炸雞、汽水、薯片等「邪惡食物」或「垃圾食物」總令大人小朋友難以抗拒,有些人以為吃一餐半餐無所謂,或本著「食完先講」的心態大吃大喝……6 month ago
-
寶寶在大概八個月大開始學爬行,可是,很多家長都急不及待讓寶寶學走路,又或覺得爬地既骯髒又危險,不讓寶寶在地上爬。事實上,爬行對寶寶來說是很重要的體能及發展里程碑,因為能促進大腦發育和身體機能發展,對寶寶的成長有莫大好處呢!7 month ago
-
嬰兒盡早學說話,對未來的閱讀、寫作及人際溝通技巧發展影響甚深。但嬰兒遲遲不開口,爸媽們定然心有不安,甚至擔心子女有語言障礙。如何判斷子女是否有語言發展遲緩?爸媽可根據以下時間表作簡單評估。10 month ago
-
我們從新聞報道中不時會看到有產後婦女傷害自己及其年幼子女的事件,實在令人惋惜;因此,產後婦女的情緒健康實在不容忽視。11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