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親節專訪】國際知名攝影師曾為留守兒童 Xyza Bacani寄語外傭母親「感謝犧牲」
對不少人而言,媽媽的犧牲和付出成就了今天的我們。她們不論在家庭還是在職場上,都付出心力工作,每滴血汗都是為了家庭和小朋友。國際知名的攝影師Xyza Bacani曾經歷留守兒童的童年,特意在母親節分享自己在母親來港工作時的感受。
菲律賓籍Xyza Bacani是一位曾多次獲得國際獎項的攝影師,同時,她曾經在香港當過10年外傭。在僱主的啟發下,她發掘出在攝影方面的潛能,促使她一直致力用鏡頭捕捉外傭的工作情況、生活點滴,部分更在她們僱主的居所中拍攝,每一張相片都充滿真實感。她家裡的三代也在香港工作,這令她對外傭離鄉工作,別有一番感受。
2014年,她的香港街拍作品獲《紐約時報》攝影網站Lens、CNN等多間國際媒體報道,其後入選Magnum Foundation人權獎學金,一炮而紅,自此轉職成全職攝影師。今年的母親節,融幼社邀請了國際知名的攝影師Xyza Bacani,分享其年幼時因母親來港工作,而成為留守兒童的辛酸經歷。
為甚麼長年與家人分離的外傭子女的議題,對你別具意義?
Xyza Bacani:我八歲那年,媽媽便到其他地方工作,成為留守兒童。在我成長的過程中,媽媽不在左右,所以我明白與自己的母親分離,是多麼困難的事情。遷移在不同方面對我們的生命產生影響。我的故事並不獨特,它只是無數因父母到外國工作而成為留守兒童的故事。我希望這些故事能夠被看見和聽見。作為留守兒童問題的局內人,作為記錄工作者,我有責任去承載這些故事。我希望成為流傳這些故事的管道。
對於媽媽在海外工作的兒童,你對他們每一位有什麼期望和祝福?
Xyza Bacani:我希望這些媽媽和孩子能夠有更好的溝通和更緊密的連繫。我希望分離不會成為帶來更多悲傷的原因。我希望有一天,這些媽媽和他們的孩子會聚首一起,並在生命中有一個更好的定位。我希望他們的分離是值得的。

我的媽媽抱擁著幼女道別,而我的爸爸則安慰我的姨甥女。她短暫返家後,返回香港。——2017年4月21日 (圖片及說明提供:Xyza Bacani)
你為融幼社的#WorkingMomsHK活動所挑選的相片,背後有甚麼故事?
Xyza Bacani:我的媽媽向在菲律賓的家人道別。我的爸爸和姨甥女看著我的媽媽擁著熱淚盈眶的妹妹。在我的家庭,這是「被正常化」的一幕。自從我的媽媽1996年開始離家工作,道別成為我們經歷過無數次的日常,但是別離之苦,絲亳無減。這是我們必需經歷的痛苦過程,因為遷移對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方面的影響。有人說人們可以容易適應各種情緒,例如恐懼、悲傷或痛苦。媽媽要與家人分離,不但痛苦,而且創傷歷久不退。對我來說,這是動人和充滿情感的影像。
在這個母親節,你有甚麼想對所有作為外傭工作的母親說?
Xyza Bacani:各位外傭母親,母親節快樂。感謝你們為家人所作的所有犠牲。請不要忘記也要愛護自己,並且成為自己生命中的英雄。
新冠疫情期間,許多在職媽媽需同時兼顧工作、照顧及教育孩子,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我們亦因此更加尊敬在職媽媽,包括離鄉背井、在港工作的外傭媽媽。融幼社因應在香港缺乏身分證明和保障的婦女和嬰兒而成立,確保任何嬰孩都能獲得醫療照顧、安全居所和身分證明文件,其中最大受眾群體是香港外傭母親及其嬰兒。
資料來源: https://www.pathfinders.org.hk/zh-Hant/
-
歌手陳柏宇(Jason)與妻子符曉薇(Leanne)在今年10月宣布將再做父母!Leanne分別在前年及去年流產,故一眾網民及圈中好友得悉喜訊後,亦紛紛送上祝福。Jason近日攜同女兒Abigail (下稱Abi)父女檔拍攝中銀香港的按揭產品廣告,大談置業計劃之餘,更分享了妻子的懷孕近況及育兒心得。1 month ago
-
良好的語文基礎需要長時間浸淫,中文科補習天王、凝皓教育創辦人林溢欣老師接受《親子頭條》專訪時表示,童年有空便流連圖書館,目的是嘆冷氣,手到拿來的書本和報紙令他不知不覺間愛上中文,後來更成為中文科補習名師。林溢欣老師更對推廣中文不遺餘力,接下來將會在「兒童書展2022」擔任推廣大使,鼓勵閱讀,冀小朋友多接觸正統中英文。2 month ago
-
要培育孩子成材,家長的教育是關鍵。現年7歲的葉蕙蕎自小已獲得本地及國際獎項逾百個,更在歐盟國家認可的「全球好學生」比賽中嬴得全球冠軍。年紀小小已成就非凡,葉太(Heiby)認為教養的關鍵在於陪伴及尊重,「要讓子女了解自己,尋找自己的興趣。家長往往是啟蒙者,最希望能讓子女體驗更多,擴闊眼界。」6 month ago
-
網絡幾乎是兒童和青少年生活的一部分,這也增加他們在網上欺凌及性騷擾的風險,不但受害人的情緒、心理和生理,甚至引起自殺念頭。臨床心理學家黃蔚澄博士就教家長如何教育小朋友。8 month ago
-
母親絕對是最偉大的身分。不少女生當媽前各具個性、擁有理想職業,孩子出生後為了給予他最好的一切,毅然放棄事業當起全職媽媽,日以繼夜照顧孩子和打理家中大小事務,失去喘息的 Me time,經濟亦不再獨立。8 month ago
-
為人母難,為ADHD (「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 患者之母更難。加上發現自己也是ADHD患者,如果你是主人翁,你有何感受?Christy的仔仔於幼稚園時期被發現患上ADHD,母親陪他求診時,意外發現原來自己都患有ADHD。但為母則強,她只好「頂硬上」。8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