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慧幼苗】家居小變動 造就孩子自主自理
疫情下,家長和小朋友宅在家,加上在香港人平均居所面積只有161平方呎及缺乏空間質素的情況下,家居很容易變成一個「親子困獸場」。在空間不足的環境下,家長如何改善家居環境,讓小朋友有自己的空間,有自行管理的天地?
空間規劃培養自理能力
家是我們每個人的根基,小朋友也是家中的一個持份者。在這困惑時期因為「WFH」和早來的「暑假」多了在家的時間,不妨略作環境改善,令空間更有條理,從而引發小朋友學懂自動自覺收拾東西,以及習慣在合適的空間進行日常工作,可減少家長與小朋友在家發生的衝突,將家居的環境以小朋友的活動為中心設計,創造出他們具歸屬感的角落。
家長可以把日常生活習慣視為教育而不是家務,營造合乎小朋友身高大小比例來重新規劃空間,使小朋友有歸屬感和動力去做好任務,例如:
將準備食物的枱、洗手處、幫助晾衫及照顧小盆栽等地方的高度和空間調整到方便他們參與。小朋友透過日常生活的參與,可以學習自理、管理家居的空間,以及訓練自立。
分功能區和自主空間
家長可以透過家居設計給小朋友留出一點點的自主角落,例如:分開功能區域,把傢俱對齊線條,將相同高度的櫃放在一起,把層架與周邊的傢俱調較至同一水平等。傢俱以小朋友的高度水平線劃分大人和小朋友的區域,上層放大人的物品,下層是小朋友的自主區,可避免家居危險及減少發生親子衝突的機會。
把近地面的櫃清空作為小朋友放置物品的地方,鼓勵把物品展示整齊美觀,令大家感到舒適。在大人忙的時候,小朋友也能在自己角落做自己的事情或玩耍,不需時常爭取大人的注意力。家長也可在小朋友的區域中提供可以照到自己全身的鏡子,令小朋友也可以自己照顧自己的儀容,養成自我觀察的好習慣。
家長亦可以在書枱給小朋友騰出一個小小的秘密櫃格,由他們自己管理,讓他們愛護和用心整理私人物品,從分辨私隱物品與公開物品,到好好整理排列到儲存秘密,歸屬感可推動孩子保持日常空間秩序的動力,並幫助提高學習興趣和專注力,對私隠敏感度也可由小開始漸漸培養。
配合簡約生活理念
有些傳統概念是把混亂的物品關在眼不見的地方,但其實整理妥善,是一門令心靈平靜的展示。家長如果能夠以身作則實踐清理不必要的物品,減少物質的簡約生活理念,效果會更持續,例如:根據衣櫃的容量限制購買衣物的數量, 每三個月檢查小朋友的衣服是否合身,把已不合穿的衣物轉讓有需要的人等。
大家就趁這段抗疫期間,與小朋友在家中來一個小小的改造,打造屬於小朋友的小天地,也許會發現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改變。
作者簡介:
馬潔怡建築師
一對3歲小孩的家長,多磨建社共同創辦人,中文大學建築學院助理教授。
多磨建社(Domat)是一個空間建構工作室,與慈善團體、社區和少有機會接觸建築師的社群合作。創辦人建築師馬潔怡(Maggie)和英國建築師Mark Kingsley相信所有人都有權享有美好的生活環境,優質的設計應照顧到社會各個階層。多磨建社於2013年成立,為一間非牟利的建築設計公司,致力通過實地接觸社區人群,研究各持份者的切身需要和問題,從而激發新設計策略和方案。
@2022 Healthy Seed
-
進入初夏,香港天氣愈來愈潮濕,有時連洗衣機都有噏味!日本洗衣液、洗衣粉品牌花王就在社交媒體提醒大家洗完衫後可以稍為打開蓋,讓水氣散發一下呢!3 day ago
-
不少人覺得日本洋蔥比較好食,除了清甜、生食亦不會很辣。日本人除了培植洋蔥,原來他們在洋蔥的保存上亦有講究,放在蔬菜格與冰箱的處理大有不同呢!8 day ago
-
洗廁所雖是厭惡家務之一,但總得有人要做。尤其座廁與地板連着的位置,特別難抹得乾淨。日本衛浴品牌就教大家用DIY的小工具來清潔,簡單又方便製作!14 day ago
-
雨季一到,天花和牆壁容易積聚濕氣,「牆蝨」及飛蟻便會大舉入侵家居,令人十分煩惱!一不留神,飛蟻更會變成白蟻,隨時蛀食木製家具!以下提供幾個消滅「牆蝨」及飛蟻的方法,杜絕家居害蟲。20 day ago
-
相信不少媽媽都聽過「蘑菇不用洗」的小貼士,但原來菇類冷藏後竟然可增加3倍鮮味?日本超市專家就分享如何儲存菇類,做法方便又簡單!23 day ago
-
洗衫是每個家庭日日必做的家務之一,但原來洗衫都有小技巧!日本洗衣液、洗衣粉品牌花王就在社交媒體分享,洗衣液、柔順劑不應開機前同時落,也要注意倒入的位置,用錯的話效果會大大降低呢!27 day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