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冠狀病毒病疫情持續兩年多,無論家長抑或小朋友都要接受大環境的改變,以應對新常態、新日常。第五波疫情反覆更令家長疲於奔命,不但要照顧家庭,更要四處選購抗疫物資及生活用品,精神壓力幾乎超出負荷,瀕臨「爆煲」。
疫情下,不少家長與子女的相處時間增多,尤其是全職媽媽,需要24小時全天候照顧子女。與孩子朝夕相對,難免會有看不過眼的行為出現,親子間容易產生衝突情況。見到子女在家沉迷打機無心向學,甚或兄弟姊妹間出現爭執,你會因此而觸動神經和大發雷霆嗎?每個人都會有情緒,若因一時衝動而對子女施予打罵行為,會導致反效果,長遠而言更會影響親子關係及家庭健康。
言語對小朋友的傷害與暴力對待相近。當家長在管教上覺察自己的忍耐力下降,面臨精神崩潰時,須盡快讓自己的情緒平復下來,然後才處理孩子的情緒。家長可離開現場,減少環境帶來的情緒刺激,有需要時把孩子暫託另外一位照顧者;也可做深呼吸練習以平復心跳及呼吸的頻率,幫助放鬆;亦可喝杯清水、洗臉等以分散注意力。
當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時,家長可參考心理學教授約翰‧高特曼的《情緒教練五部曲》,以協助孩子調節情緒。
第一步﹕覺察情緒
家長應細心觀察孩子的語言和非語言情緒表達,並積極作出回應。例如﹕「媽咪見到你扁哂嘴,你係咪有啲嬲呀?」
第二步﹕視為親近孩子的機會
當孩子出現情緒時,家長應視之為親近及教導孩子應對情緒的好機會。
第三步﹕同理心
以同理心去理解孩子的需要,並鼓勵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似乎你有啲嬲,發生咩事呀? 」
第四步﹕情緒命名
協助孩子準確地命名情緒,例如﹕「你覺得好嬲,因為細妹拎咗你玩緊既積木。」,這不但能安撫孩子的情緒,亦有助學習情緒詞彙,以促進情緒表達的能力。
第五步﹕解難技巧
家長可引導孩子思考解難的方法,並幫助孩子設定行為的規限。例如﹕「媽媽知道你覺得好嬲,但係唔可以掉玩具㗎。」然後探討有效的解決辦法及教導舒緩情緒的方法。
家長只要持之以恆地運用《情緒教練五部曲》,就能培養出情緒智商高的孩子。
-
你怕孩子早戀兼拍親密影片嗎?作為父母親,我們總怕孩子早戀,怕孩子遇人不淑,被騙財騙色。想要真正預防孩子早戀,與其阻止和迴避戀愛話題,有什麼方法可以做到呢?4 day ago
-
「佢只得一支750毫升水樽咁大……」Henry爸爸回憶十年前兒子朗森出世的畫面,仍然深刻。面對弱小的早產兒子,一出生就全身貼滿電線和喉管,Henry爸爸和太太Jazz只可以焦慮不安,幸好他們一家已跨過最難的時刻,現時一家四口樂也融融。9 day ago
-
其實,母親節也好,父親節也好,最大的意義是提醒大家為人子女對父母的愛意,親子之間的溝通交流,也是時候反思一下自己的態度。真正的愛是什麼呢?無論是父母、子女,都需要窮一生的時候摸索。9 day ago
-
家長給小朋友適當的零用錢,可讓他們從實踐中學習,學到如何精明消費,循序漸進建立對財務的責任心。不過,小朋友在使用零用錢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不懂節制或亂花零用錢的情況,當家長向小朋友問過究竟時,他們可能已忘記了錢花了在哪兒。11 day ago
-
新型冠狀病毒病肆虐逾兩年,疫情打亂了不少人的生活日常。早前,第五波疫情來襲,確診數字大幅飈升,大家盡可能都足不出戶,留家抗疫。這邊廂成人在家工作,那邊廂孩子則進行網上課堂,無論成人或小朋友都承受著不同程度的精神壓力,社交及情緒健康均有所影響。13 day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