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講嘢】分階段教嬰兒說話 4招鼓勵子女開金口
嬰兒盡早學說話,對未來的閱讀、寫作及人際溝通技巧發展影響甚深。但嬰兒遲遲不開口,爸媽們定然心有不安,甚至擔心子女有語言障礙。如何判斷子女是否有語言發展遲緩?爸媽可根據以下時間表作簡單評估。
嬰兒學說話的階段
0-11個月:半歲前的嬰兒因口腔肌肉仍在發展,只能發出「呀」、「啊」的聲音,至半歲後才能發出串連聲音或說出較有意義的單字。滿一歲前,嬰兒會注意聲音和開始辨認物體的名稱,如爸、媽、餅乾等。
12-18個月:一歲後,嬰兒會開始模仿更多種詞語,多為具體的物品名稱,他們也大約知道一些字詞的意思,父母也可藉機教簡單的短句。
19-24個月:歲半至兩歲時,嬰兒能快速學習許多詞語,兩歲起可將字詞與組合成簡單的句子,如「媽媽吃吃」等短句。能力較強的嬰兒可能會辨認物體,或聽懂簡單的指令。
25-30個月:兩歲後,大多數幼兒能說出超過200個字,並能將詞語組成簡單的句子。
31-36個月:三歲時,幼兒開始辨別顏色、大小之外,也會分辨「你、我」等人稱,在陳述時也較能清楚地表達意思。
每個小朋友的語言發展速度皆有不同,即使發展比同齡人慢,亦不代表絕對有問題,但爸媽應多觀察子女對聲音的反應是否有異。
若發現嬰兒在1歲前不太用手勢,歲半後仍未能模仿簡單的聲調,爸媽便要密切留意子女的狀況,有需要時亦可尋求專家意見,檢查是否有口腔或聽力問題。
4招鼓勵嬰兒說話
方法1:微笑並給予注意
常常對嬰兒微笑,將注意力放在嬰兒身上。當嬰兒發出聲音時,應盡量回應他並對他微笑,讓他知道爸媽一直都在。
方法2:模仿嬰兒的聲音
當嬰兒試圖溝通的時候,可以模仿他的聲音扮作來回對話,讓嬰兒學習人類談話時的訊息交換過程,亦可建立親子關係。
方法3:經常對嬰兒說話
即使嬰兒未有說話能力,他們一直觀察爸媽的行為,因此爸媽可多與他們說話,並保持溫柔及開心的語氣,或用特殊語調和浮誇表情來跟他對話。另外,爸媽亦可每天重複幾個單字,幫助嬰兒記憶。
方法4:讀故事和聽音樂
爸媽可購買不同繪本,定時為嬰兒說故事,亦可播放柔和輕快的音樂,刺激嬰兒的腦部和五感發育。
《親子頭條》多元化介面方便家長接收最新育兒資訊 讚好《親子頭條》Facebook 專頁
追蹤《親子頭條》Instagram
登記成為《親子頭條》會員
-
每個孩子在父母心中都是獨一無二的,家長需按孩子的個性並配合其身心發展需要,培育寶寶健康地成長。可是,對新手父母而言,要照顧0至3歲的嬰幼兒,有時候可以說是無從入手。如果幼童在成長期擁有良好的社交情緒,往後在各方面的發展也事半功倍,惟坊間對於培養幼童社交情緒的說法存有差異,當中存在不少的謬誤,現在讓我們逐一拆解。1 month ago
-
星媽譚凱琪(Zoie)趁女兒Baby G兩歲生日,出post剖白在職媽媽心聲,表示生活模式一下子由女皇貶做奴才,彷彿沒有了自己。當媽兩年,令她學識「斷捨離 」。3 month ago
-
炸雞、汽水、薯片等「邪惡食物」或「垃圾食物」總令大人小朋友難以抗拒,有些人以為吃一餐半餐無所謂,或本著「食完先講」的心態大吃大喝……6 month ago
-
寶寶在大概八個月大開始學爬行,可是,很多家長都急不及待讓寶寶學走路,又或覺得爬地既骯髒又危險,不讓寶寶在地上爬。事實上,爬行對寶寶來說是很重要的體能及發展里程碑,因為能促進大腦發育和身體機能發展,對寶寶的成長有莫大好處呢!7 month ago
-
社會環境、經濟等因素影響唔少夫妻情侶生育打算。最近發佈的「香港生育幸福感調查」顯示,近7成夫妻情侶希望能育有孩子,更有近9成受訪家長深信一個有孩子的家庭更加幸福美滿。社工提供4個生育計劃小錦囊,教打算生育的夫妻情侶進行有效溝通。7 month ago
-
我們從新聞報道中不時會看到有產後婦女傷害自己及其年幼子女的事件,實在令人惋惜;因此,產後婦女的情緒健康實在不容忽視。11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