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得】點解湊仔咁鬼攰?擺脫4大NG育兒觀念

育兒不是易事,情緒壓力大的時候,爸媽難免不小心對可愛的小朋友發脾氣,之後陷入自我討厭及厭惡的死循環。更何況,育兒之外還要每日處理重重覆覆的家務雜項,怎能擺脫這疲勞的日常呢?

「為什麼育兒這麼累?」

這可能是每個為人父母都想過的問題。日本育兒網站曾經進行統計,整理出三個最多父母認為育兒疲勞的原因。

‧沒有個人時間

‧太多意外

‧沒有得到認同感

每個面對育兒壓力的家長,都會在日常生活中日積月累疲勞的感覺。(圖片來源:網絡)

照顧孩子,特別是新生嬰兒,父母基本24小時都將注意力放在嬰兒身上,白天餵奶和換尿布,晚上要應付夜哭,所以這個階段的父母經常出現睡眠不足或失眠的情況。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的活動範圍變大,但育兒和未知的意外事情也會增加,例如為孩子進行如廁訓練的效果不似預期,購買嬰兒食品但孩子不願意吃,帶孩子外出前一刻才說要去洗手間等等。這些一連串的瑣事不但會為父母帶來精神上的壓力,也剝奪了父母的個人休息的時間,累積身體的疲累感。

而最令人無力的是,育兒和家務一樣總是每日重覆。父母十分努力維持生活,往往被視為「理所當然」。在工作上,完成職責和任務後,努力工作的成果會得到認可和滿足感;但每日完成育兒和家務事,並不會馬上見到成果,長此下去,父母就會失去動力,這種孤獨無援的感覺也會加強父母在育兒期間的乏力感。

4大NG育兒觀念

1.完美主義

如果父母在育兒時產生壓力,亦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圖片來源:網絡)

一個擁有強烈責任感、努力工作的完美主義父母,會很快厭倦於育兒。為了保持家中環境的秩序感,你花了兩個小時整理家居,家裏整整齊齊,每個玩具都在它們應該在的地方。

過了二十分鐘,家裏就像是遭到龍捲風襲擊一樣,滿地又散落著孩子的積木、玩偶、圖書……

完美主義的父母大多數認為要給孩子定下嚴格的標準,否則孩子很可能難成大器;同時,完美主義的父母對自己也會有很高要求,產生不必要的壓力,也容易令自己的精神長期處於繃緊狀態。作為成年人,如果父母能嘗試先做一些積極的調整,不僅可以讓孩子的生活變得更為豐富多彩,也會讓你自己放鬆一些。

 

2.自我厭惡

每個父母在育兒的過程中都同樣在學習,毋須給自己太大壓力。(圖片來源:網絡)

因為自己經常對孩子吼叫,父母也可能會陷入自我厭惡,心想:「我又對子女發火了,我真不是一個好父母。」當育兒生活不似如期,父母很多時候會否定自己,陷入抑鬱和沮喪的情緒。

忽略自己的心情,以他人為優先,一旦事情的發展不如自己所想,情緒就容易爆發,陷入惡性循環。在這種情況下,父母自己要先開始重視自己的心情,對自己肯定,例如:「今早我早起了15分鐘,迅速準備好孩子的早餐。」而不要將重點放在自己「不能做的事情」上,心情也可以稍微放鬆一點。

 

3.與他人比較

家務和育兒瑣事充斥父母日常,卻往往被認為「理所當然」。(圖片來源:網絡)

在很多家庭中,父母育兒時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放不下比較的心,總是跟別人比較,這樣當然更累。事實上,「比較」無可避免,因為這是我們人腦的運作方式之一;但與他人比較,對育兒並沒有任何好處,特別是通過比較而形成一種潛在的競爭態勢,並且把競爭的壓力一股腦轉嫁到孩子頭上,不但不容易達到目的,還會傷害小孩。與此同時,因比較而產生的壓力也會令父母覺得疲累,應按著自己的步調生活。

 

4.獨自承受

育兒應該是由父母一起承擔的責任,不應推卸到其中一人身上。(圖片來源:網絡)

社會的主流文化認知中,仍然主要用母親和孩子詮釋親子關係,但在討論教養之前,該檢視社會對母親的期待經常過於沉重,常常忘了父親也是育兒路上必須一起同行的夥伴。

媽媽往往是孩子主要的照顧與教養者,更揭露社會對媽媽的沉重期待,媽媽的肩頭上背負孩子的未來,成功或失敗。導致媽媽可能會出現以下想法:

「我要盡力照顧好孩子!」、「我為人父母就必須……」、「孩子病了是因為我做得不夠好……」

往往獨自承擔育兒和家務的重責,陷入孤軍作戰的境地。其實,養育孩子並不只是單單一人的責任,女性也不是天生就懂如何當母親。在育兒的過程中,父母都是同樣學習的階段,應該互相扶持幫助,也可以向其他有育兒經驗的朋友求助,偶爾依賴一下自己的父母也沒有問題。

結語

當你認知到自己在育兒過程中面對的困難和壓力,與其獨自面對,更應該帶著積極的態度處理,找一些與你環境相似的家長朋友分享煩惱,交換意見,也有助於緩解壓力和孤獨。

在育兒、教養跌跌撞撞的路上,有夥伴一起同行、破關;當面對與孩子的衝突、劍拔弩張時,沒有人需要獨自承擔所有的壓力。回到親子關係本身,不論你是母親或是父親,借由照顧過程,愛孩子與感受孩子的愛,都是生命的禮物,而不應該是負擔和壓力。

田叔叔英語閱讀計劃2023-24
田叔叔英語閱讀計劃2023-24
 親子最關注
香港優質教育機構巡禮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