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試吓再做吖?睇我打唔打你呀!」
「考得嗰70分,以為自已好叻咩?大把人叻過你啦!」
「你唔乖,媽媽唔錫你咯!」
「你咪去囉!去咗就唔好返嚟!」
「你曳吖,我叫鴉烏婆嚟捉你!」
上述耳熟能詳的管教說話,相信大家都聽過,甚至說過。雖然筆者沒有正式統計過,但在工作上接觸到眾多的家長們,細聽他們對孩子常說的違心話,似乎已經成為他們習以為常的管教口頭襌。以下一些管教違心話,可曾常掛在你的嘴邊?
1)挑釁威嚇式 (你試試再這樣,看我打不打你?!)
通常家長脫口而出的這番話,敢打賭,孩子必然會接受接戰:「好啊,既然如此,我就試試,看看你是否真的會打我!」家長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啊!屆時究竟打不打孩子?打的話,又會犯官非,而且家長更不是真心想傷害孩子;若不打的話,卻又自打嘴巴,自削父母權威,孩子更不信任家長啊!
2)情緒勒索式 (你不聽話,是想媽媽不開心嗎?)
孩子的行為表現,若純粹只是為了取悅身邊的人,而不是幫助自己有更健康正面成長,孩子終究只會活在別人的影子下,情緒常被別人牽動著。其實,媽媽是希望孩子做好行為 (自己收拾玩具),這樣他便會看到正面結局 (整齊,自己容易找到玩具),反之,如果孩子做出不當行為 (拒絕收拾玩具),便需要經驗後果承擔 (今日暫停玩玩具)。經一事,長一智,才是幫助孩子成長的王道!
3)激將式 (叻咩吖?有本事就考得好過哥哥!)
家長的本意是希望利用別人的優點,來激發孩子的奮鬥心,努力跟別人看齊。但希望歸希望,現實卻會告訴家長,此話一出,只會無形中製造出另一個頭痛事端來----兄弟嫉妒,互相仇恨!家長希望孩子考出好成績,倒不如直接告訴他,媽媽看到孩子的強弱處,應該如何具體修長補短去改善,相信效果會更好!
4)言不由衷式 (你喜歡就不要去收拾啊,我不介意呀!)
家長的口是心非,全看在孩子眼裡!若家長將權力雙手奉送予孩子 (孩子單憑喜好,而決定收拾與否),一旦孩子決定喜歡不收拾,家長便不要怒火中燒了!而且家長明明很介意孩子拒絕收拾的不良品格 (缺乏責任感) 和地方凌亂的厭惡感覺,嘴裡卻道出相反說辭,聽在遲鈍的孩子耳中「家長究竟想怎麼樣呀?無所適從呀!」放心,這類孩子不會多。相反,佔大多數的聰明孩子,就會恃著家長這句違心話,來盡情發揮他喜歡與否的自我「民主」決定!
5)轉嫁式 (頑皮吖,我明日告訴黃老師,請她罰你!)
真不明白,為何家長老是利用第三者 (老師、鴉烏婆、社工……) 來意圖鎮壓孩子?難道別人的管教力量真的比家長更強,更有效?家長說話上鼓勵孩子頑皮,但話鋒一轉,卻利用第三者來唬孩子,希望他收歛不當行為。長此下去,若第三者真的如家長所期望,能夠應對孩子的頑皮,那麼,家長的父母權威就會蕩然無存!難道家長動輒要搬出不同的第三者來威嚇孩子嗎?而且對於幼年孩子而言,亦感到很混亂。家長倒不如直截了當地自行去處理孩子問題,不要再擺別人上枱了!
點•醒•家長
或許中國人的謙讓內歛的特性,真的不太喜歡說真心話;亦可能家長常有一個錯覺,說違心話會讓孩子醒覺,甚至來個180度的改變,但事實證明是會適得其反的。家長要處理孩子情緒行為問題,先給予清晰指引,再鼓勵他做好行為,後再提醒不當行為的責任承擔,孩子才能為自已的言行深思熟慮,逐漸成一個獨立成熟的「大個仔」、「大個女」!
以上資料由慈慧幼苗資深註冊社工李淑輝姑娘(Jody)提供
@2021 HealthySeed
-
父母對自己的子女寄予厚望是普遍不過的事。就算子女不能擁有非凡成就,平穩成長都讓家長於願足矣。「慈母多敗兒」這句說話真的份量十足。相信沒有一位父母想培育出不孝子及失敗兒;也沒有一位父母想成為罪魁禍首!4 day ago
-
正向教育可培養小朋友積極面對生活中的壓力和挑戰,從而邁向圓滿的人生。保良局正向教育團隊給家⻑的5個貼士,教家長培育「不怕困難、勇於挑戰」的小朋友。這些特質小朋友一定終身受用。5 day ago
-
「你用了甚麼魔法,讓我的孩子改變了?」記得是在數年前,一位5歲孩子的媽媽跟我說過的話,我不時還在思考著。是甚麼魔法能讓這位孩子由安靜退縮,變得活潑愛笑,主動舉手回答老師問題? 如果真有這種魔法,遊戲或許就是答案,而魔法師想必是孩子自己。5 day ago
-
「我想要個細佬/細妹!」相信很多爸媽應該都被小朋友問過這個問題。尤其見到其他同學朋友有兄弟姊妹,就會開始纏著爸媽「我也想要一個!」這位「毒男爸爸」遇上這個情況,選擇了一個有趣的處理方式。11 day ago
-
子女長得快,家長不單止要定期為他們添置新的衣服鞋襪,連眼鏡也需要隨成長不斷更換!孩子在20歲前,近視情況極快惡化,家長應每年帶小朋友檢查眼睛,確保能及時處理他們的視力問題;而遊戲時因碰撞而弄壞眼鏡,又或因為成長而頭圍變大,亦需要更換新眼鏡。那麼舊眼鏡可以如何處理?下列是護瞳行動給大家的建議:15 day ago
-
日前美國肯塔基州一個網紅家庭,夫婦二人帶着六名子女跑馬拉松,年紀最小的兒子只有六歲。他們完成賽事後於Instagram分享心得,隨即受到不少網民指責,直斥父母要求六歲小朋友跑馬拉松是「虐待」,引來極大爭議。15 day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