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慧幼苗】3大要訣 疏導幼兒不開心情緒
幼兒偶然因不如意出現負面情緒,顯得一臉鬱鬱寡歡、「嬲嬲豬」,均屬正常的情緒表現,家長要接納和不用過份擔心。慈慧幼苗教育主任(資深註冊社工)關愷恩姑娘分享如何讓幼兒學習處理負面情緒,變回開心、快樂的寶寶。
接納幼兒負面情緒
幼兒的語言發展尚未成熟,的確不太懂得用言語表達情緒。家長要明白幼兒與成人一樣會出現正面和負面情緒,這是正常的事情,家長應接納孩子出現的任何情緒。事實上,幼兒一般很快便忘記不開心的情緒,重新投入活動或遊戲中,只要他們沒有因為負面情緒導致持續不想吃飯、不能入睡或長時間不願意與父母玩耍等現象,都不用過份擔心。
繪本認識情緒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與幼兒閱讀繪本故事書,透過圖書有趣的圖畫和內容,教導幼兒認識情緒和如何適當地表達情緒。
打枕頭發洩
要兩、三歲的幼兒適當地疏導自己的負面情緒,實在不是容易的事。當幼兒憤怒或不開心的時候,家長可以讓他們在不傷害自己和別人的原則下,給予空間和適合的方法,讓他們抒發情緒,例如:在安全的環境下拋枕頭、打枕頭或放聲大哭。
親子溝通說感受
家長每天可抽一些時間與幼兒共處及親子交談,家長宜專心聆聽及給予接納,並鼓勵幼兒多說出自己的感受。家長亦可以描述幼兒的情緒,例如:「媽媽明白,你無得玩玩具,所以好嬲。」,讓幼兒明白父母了解自己的感受。
幼兒學懂管理情緒是需要時間的,只要配合家長堅定的悉心教導,幼兒定必能學會如何表達情緒,找到合適的舒緩方法 。
以上資料由慈慧幼苗資深註冊社工關愷恩姑娘提供
© 2021 Healthy Seed Limited
-
高敏兒(Highly Sensitive Child)天生對聲音/觸覺/視角等天生感覺特別敏感,環境有細微轉變都有機會觸發他們的「敏感」反應,哭鬧不停。正因如此,不了解「高敏感」的人或認為孩子難湊、甚至冠上「無家教」的標籤。藝人雨橋昨晚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作為「高敏媽媽」的心聲,引起眾多高敏家長的共鳴。9 day ago
-
「冷靜區」策略是一種溫和、短暫而有效的方式來處理孩子不當的行為,避免家長打鬧孩子。不過,不少家長忽略了冷靜區的重點是為孩子提供一個冷靜反省的機會,並非用作懲罰孩子的。當家長着孩子在冷靜區進行「冷靜」和「反省」時,必須保持平穩的情緒,清楚地給予指示,並向孩子說明入冷靜區的原委。11 day ago
-
由於香港的居住環境較狹小而戶外活動空間不足,很多家長於子女學前階段容易忽略大肌肉的發展。事實上及早讓幼兒參與攀爬活動及球類活動等,對其大肌肉發展甚有益處,就讓我們一同拆解有關3-6歲幼兒的大肌肉發展的迷思。29 day ago
-
各位家長,下年度的直資或私立小一開始接受報名了!大家除了要留意報名程序及準備相關文件外,也可參考以下5個理財要點作出部署,為子女的教育作出全面計劃,同時平衡家庭的長遠財政需要。1 month ago
-
怎樣處理小朋友的激烈情緒或不當行為最有效 ?「打仔」是否真的沒有效果?教不到小朋友正確的行為?如果沒有效果,又怎會還有家長「打仔」?2 month ago
-
功課只是一個鞏固知識的工具,是讓孩子知道自己吸收上課學習的知識有多深, 作為父母,我們的角色不是催孩子做功課,而是讓孩子明白學習的意義,提升學習的動機……2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