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心理學堂】爸媽最關心子女前途 6類職業性向助規劃
你選擇了一份適合自己的職業嗎? 作為父母的你,希望你的孩子怎樣選擇他們的職業?
正如我在去年十二月的專欄中提及,從小引導孩子明白和發展自己的性格、興趣、以及強弱項甚為重要。孩子對自身的了解,加上對各行各業的認識,有助他們訂立適切的目標和行動計劃,從而提升他們的內在學習動機。( 延伸閱讀: 【教育心理學堂】認識自己 職業探索 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
為了協助人們了解自己和找到適合他們的工作,世界各地不同的研究員研發了不少職業性向測驗。這些測驗各有利弊,大部份有研究數據支持其參考的理論。
美國心理學教授兼職業指導專家John Holland的「 職業代碼測試」(又名RIASEC)為其中一個在學校和職場廣泛應用的工具。Holland認為大部分人可根據性格和興趣被分為六個類別。你可以看看以下的簡介,與孩子透過討論或完成網上測驗找出自己和他們的職業性向:
希望大家和孩子都能透過你們的職業發揮所長,寓工作於興趣,找到對生活的熱情!
教育心理學家李穎昕
香港心理學會教育心理學部會員
© 香港心理學會 教育心理學部 授權轉載
本專欄的內容為會員的個人意見和見解,並不代表本會的立場。
-
2023/24年度小一入學「統一派位」結果將於下星期(6月7日至8日)公佈,日前教育局更向公營小學發信指每班需減一個叩門位,令成功叩門的困難度增加。升學專家梁永樂向一眾家長分享叩門貼士,屆時可以搏一搏。1 day ago
-
近年本地受出生率下降及移民潮的影響,部分學校面臨縮班殺校的危機。不過又一村學校卻逆勢而行,在下學年預計增加約100個全日班學額。這所幼稚園被家長譽為是Happy School,規模媲美小學,學校更會根據不同的主題教學而佈置課室,讓小朋友可更投入學習生活。2 day ago
-
現時小學英文科的課程內容愈趨深奧,有時候家長亦未必能夠即時解答子女的學習疑問。在陪讀期間,家長更又機會因為孩子「講極唔明」、不專注而引起親子衝突。一個全新線上學習平台GoAsk針對教育局建議的英文科教材,提供WhatsApp問功課服務,解決上述問題。平台更與香港中文大學兒童雙語研究中心及WIT童天教育共同研發解答內容,內容質素有保證。14 day ago
-
近年本港出生率及適齡學童人口持續下跌,學校的收生情況愈趨嚴峻,部分小學收到由教育局發出的「開班信」獲派0班。有已在「自行」階段已獲派受影響學校學額的家長更收到教育局來電,要求在一星期內重新選校,引起迴響。如果家長不幸地遇到上述情況,應如何跟子女解釋?升學專家梁永樂表示,千萬不能對小朋友說這些話…27 day ago
-
每年3月開始,直資及私立小學將陸續公佈23/24年度小學插班資訊。近年受移民潮影響,增加成功插班機會,現整理部分直資私小小學插班詳情,欲為子女申請插班的家長留意!1 month ago
-
中文科一向被稱為「死亡之科」,眾多老師對正字的要求十分嚴謹,網上不時都有家長上載子女的作業,向網友請教被圈出的字詞寫錯了甚麼。何基佑針對上述問題,分享了一個實用App學習字詞。1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