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R-Max教材大王】關心新手爸爸8表現 男性也有產後抑鬱?
孕婦產後抑鬱的後果可以很嚴重,有一些個案因心情太低落,覺得世界「很灰」,擔心獨留嬰兒在世界受罪,而傷害子女,這些悲劇太令人心痛。所以現在的香港,算是越來越多人關注新手媽媽患上產後抑鬱的情況,母嬰健康院、醫院或私家診所等都會讓媽媽填寫問卷,去篩選出需要協助的個案。
那新手爸爸的情緒呢?又有沒有男人有產後抑鬱?
中文大學婦產科學系鍾國衡教授的研究團隊發現,每20個新手爸爸當中,就有一個面對產後抑鬱!看數字的話,是沒有女性產後抑鬱那麼嚴重,因為男性不會因為生育而讓荷爾蒙迅速變化,不過男性亦會因為身份的轉變、適應成為父親的角色、經濟負擔、增加的責任與工作、擔心妻子、妻子大部分精力轉到孩子身上而忽略另一半等等而有壓力,而出現抑鬱的情緒。
以下是一些男性產後抑鬱的徵狀:
‧ 精神容易緊張
‧ 食慾不振
‧ 情緒低落
‧ 失去動力
‧ 失眠
‧ 心情煩躁、容易憤怒
‧ 感覺極疲累
‧ 對嬰兒的哭鬧聲特別敏感,產生恐懼感覺,甚至討厭自己的孩子
如果連續兩星期有五個或以上的徵狀,建議盡快向專業人士尋求評估,臨床心理學家可以心理治療來協助患者。
受著守舊價值觀影響,比起女性,男性更傾向隱藏情緒,不過壓抑情緒不能解決問題。初為人父,要多跟親友溝通,懂得向他人傾訴與求助。而在生育前,跟太太多溝通,可以一起估計有了小朋友後的情況是怎樣,無論是心理上或經濟上也應該作出考慮。當然,也可以跟太太一起上一些產前課程,多了解照顧孩子時會遇到的困難,一起面對挑戰的同時,也可以享受迎接新生命的歡欣。
作者簡介:
香港心理學會註冊臨床心理學家鄒凱詩,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熟悉各種心理評估及治療,曾受僱於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香港健康情緒中心,對各類型情緒病的評估及治療也十分擅長。另外亦曾受聘於香港耀能協會(前名為香港痙攣協會)及協康會,故此對兒童的成長發展、自閉症、專注力失調也十分有經驗。她是DR-Max出版的兒童情緒及心理讀物《AE大王》的專業顧問。
-
每個孩子在父母心中都是獨一無二的,家長需按孩子的個性並配合其身心發展需要,培育寶寶健康地成長。可是,對新手父母而言,要照顧0至3歲的嬰幼兒,有時候可以說是無從入手。如果幼童在成長期擁有良好的社交情緒,往後在各方面的發展也事半功倍,惟坊間對於培養幼童社交情緒的說法存有差異,當中存在不少的謬誤,現在讓我們逐一拆解。1 month ago
-
星媽譚凱琪(Zoie)趁女兒Baby G兩歲生日,出post剖白在職媽媽心聲,表示生活模式一下子由女皇貶做奴才,彷彿沒有了自己。當媽兩年,令她學識「斷捨離 」。3 month ago
-
炸雞、汽水、薯片等「邪惡食物」或「垃圾食物」總令大人小朋友難以抗拒,有些人以為吃一餐半餐無所謂,或本著「食完先講」的心態大吃大喝……6 month ago
-
寶寶在大概八個月大開始學爬行,可是,很多家長都急不及待讓寶寶學走路,又或覺得爬地既骯髒又危險,不讓寶寶在地上爬。事實上,爬行對寶寶來說是很重要的體能及發展里程碑,因為能促進大腦發育和身體機能發展,對寶寶的成長有莫大好處呢!7 month ago
-
社會環境、經濟等因素影響唔少夫妻情侶生育打算。最近發佈的「香港生育幸福感調查」顯示,近7成夫妻情侶希望能育有孩子,更有近9成受訪家長深信一個有孩子的家庭更加幸福美滿。社工提供4個生育計劃小錦囊,教打算生育的夫妻情侶進行有效溝通。7 month ago
-
嬰兒盡早學說話,對未來的閱讀、寫作及人際溝通技巧發展影響甚深。但嬰兒遲遲不開口,爸媽們定然心有不安,甚至擔心子女有語言障礙。如何判斷子女是否有語言發展遲緩?爸媽可根據以下時間表作簡單評估。10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