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下健康】子女停課情緒爆煲!? 注意頻繁搣手撥頭髮
疫情反覆,學校再度停課,連家長都覺得難以適應,更何況年紀尚小的小朋友?香港心理衞生會教育主任區敏怡撰文指出,當小朋友出現壓力、抑鬱和焦慮等情緒問題,平日的行為動作或身體狀況均會作出「警號」,家長可以從中知道他們有否「壓力爆煲」,從而作出適當輔導。
常見的壓力「爆煲」警號:
.身體狀況- 肩頸膊痛、腸胃反覆不適、皮膚問題等,有時出現感冒症狀亦可能與壓力有關。
.重複性小動作- 搣手指、咬手指、抓頭皮、撥頭髮等。
家長發現小朋友壓力過大後,可引導小朋友慢慢抒發負面情緒。不妨參考以下方法:
1.調節呼吸
部份人壓力過大時,胸口會有被壓住的感覺,因為當情緒未能宣泄時,心理問題亦會影響呼吸。家長可以引導小朋友調節呼吸,以「鼻吸口呼」的方式慢慢呼吸,調整節奏。每次呼氣時,可想像將不舒服的感覺呼出體外。
2.做運動
運動時,人體會大量釋放愉快的「安多酚」(endorphin),亦會大量排汗,而排汗正是身體的最佳「排泄」功能,小朋友可以想像汗水將負面情緒帶走,放下壓力。
3.唱歌
有時候,小朋友可能對自己的心情難於啟齒,家長可讓小朋友唱歌,用歌曲釋放情緒,通過旋律或歌詞找到共鳴感,尤其是感覺較悲傷的歌曲,更能讓小朋友唱出心事,舒了口氣。
4.畫畫
除了唱歌,畫圖亦能讓小朋友適當地紓發內心感受。小朋友可用顏色、圖像等把當時的心情繪畫出來,從中釋放情緒。家長亦可配以心情卡教導小朋友,讓他們更了解自己的心情,繼而掌握表達情緒的詞彙。
依照上述的方法處理,有助小朋友紓解情緒,但要幫助小朋友解決壓力來源,仍需他們主動表達內心感受。家長可多鼓勵小朋友用說話直接表達心情,宣泄內心的不安、焦慮等,並協助他們面對困難。
資料來源:香港心理衞生會
圖片來源:網絡
-
幼童未必能好好表達自己的身體狀況,假如他們感到不適,家長須多加留意,否則可能釀成悲劇。巴西一名四歲女童睡覺時被蠍子螫醒,但因不懂說明情況,結果其母只讓女兒喝一杯水,便讓女兒重新回到床上。最終女童再被蠍子螫到,更因蠍子的毒液引發心臟停頓而不治。6 day ago
-
小朋友好奇心重,生活中很多不起眼的小物件,對小朋友來說卻有很大的安全隱患,家長一個不留神就會釀成意外……13 day ago
-
第五波疫情自2月爆發以後,有少部分兒童感染新冠病毒後康復不久再度發燒,更出現痾嘔肚痛、眼紅、紅疹、頸部淋巴結腫大、士多啤梨脷等等,原來是患上兒童多系統發炎綜合症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簡稱MIS-C)。此病症狀與兒童心臟病川崎病極為近似,有兒科專科醫生就教家長分清楚。29 day ago
-
你的寶寶在深夜都不肯睡覺?日間沒有午睡的習慣?每日的睡眠時間少於八小時?半夜醒來便難以入睡?以上這些嬰兒睡眠問題的確令不少家長大傷腦筋,不知怎樣處理。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科名譽副教授及香港過敏協會現屆主席何學工醫生建議家長跟從以下令嬰兒入睡的五大方法,一齊「瞓個好覺」。1 month ago
-
學生期待4月19日起回復面授課,返學前必須每日進行快速抗原測試。好多家長擔心年幼仔女抗拒、撩鼻時掙扎而流鼻血。瑪嘉烈醫院兒童傳染病科顧問關日華醫生就教路點樣撩鼻而唔傷及血管。1 month ago
-
腸道健康會影響身體,女士不應少看便秘問題,尤其是產婦和孕婦。註冊中醫趙曄教大家從大便、面色等身體狀況觀察腸道健康情況,並推介合適的食療。1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