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心理學家已能夠對人們的心理反應進行研究。研究發現,雖然數學並不會帶來真正的危險,但它會引發一種真實的身體反應,包括釋放出應激激素,比如皮質醇,這些激素是典型的會引起爭斗或爭斗反應的物質。
一開始,心理學家只能通過問卷調查來測試數學焦慮症。在調查問卷中,受訪者被要求對自己在處理各種相關數學問題時的心理感受做一個自我評估——項目從「翻開一本數學課本」開始到「參加一科重要的數學考試」,程度不等。雖然這項研究大多數是針對年幼的孩子,但結果反映出似乎大學生及成年人也會受數學焦慮症影響,部份甚至連看一眼商店的收據都會陷入恐慌及緊張!
研究發現,一次數學測試會激活人們大腦中的疼痛腦神經(痛腦區)——一旦人受到傷害,大腦的這塊區域就會活躍起來。
研究者並未研究到為什麼與地理或其他科目相比,數學會引起這麼大的恐懼感。有人估計,因為數學中只有對與錯,沒有任何可以欺騙的餘地,這個既定認合可能會讓你擔憂自己表現不佳。這種感覺與其他的恐懼感一樣,經常不為人所發現,並可能導致你最後的失敗。
在2012年,美國心理學家通過對7到9歲的孩子進行大腦掃描,發現那些對數學格外恐懼的孩子擁有共同之處,他們的扁桃體區域格外活躍,這一區域一般負責處理對外界威脅的反應;恐懼感還會抑制大腦的前額葉皮質活動,前額葉皮質是大腦的指令與管理中樞,在正常狀態下,它可以抑制大腦中其他較原始的區域來控制情緒。
前額葉皮質負責調控專注力、計畫、決策、想法、判斷以及提取記憶等,是最高認知能力的控制中心。它也是最晚才演化出現的腦區,甚至對於每天短暫出現的焦慮與不安都很敏感。
這樣一來,孩子們就很難集中精力思考面前的數學問題。
對此的一種解釋是,焦慮本身在減弱處理數字問題的能力。
不管這種數學焦慮來自哪裡,一旦恐懼的種子生了根,它就有機會自行地生長:你越感到緊張焦慮,你表現得越糟糕;你對數學越牴觸,你面對它時會越不安。心理學家認為惡性循環的負面情緒會帶來嚴重的後果,比如,患有數學焦慮症的人不太能夠理解基因食品顯著的危險性數據;同樣地,這也容易導致對一些會帶來真實危險的行為,如焦慮不安時便開始吸煙和暴食等等。
資料來源:BBC
-
幼童未必能好好表達自己的身體狀況,假如他們感到不適,家長須多加留意,否則可能釀成悲劇。巴西一名四歲女童睡覺時被蠍子螫醒,但因不懂說明情況,結果其母只讓女兒喝一杯水,便讓女兒重新回到床上。最終女童再被蠍子螫到,更因蠍子的毒液引發心臟停頓而不治。8 day ago
-
小朋友好奇心重,生活中很多不起眼的小物件,對小朋友來說卻有很大的安全隱患,家長一個不留神就會釀成意外……15 day ago
-
第五波疫情自2月爆發以後,有少部分兒童感染新冠病毒後康復不久再度發燒,更出現痾嘔肚痛、眼紅、紅疹、頸部淋巴結腫大、士多啤梨脷等等,原來是患上兒童多系統發炎綜合症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簡稱MIS-C)。此病症狀與兒童心臟病川崎病極為近似,有兒科專科醫生就教家長分清楚。1 month ago
-
你的寶寶在深夜都不肯睡覺?日間沒有午睡的習慣?每日的睡眠時間少於八小時?半夜醒來便難以入睡?以上這些嬰兒睡眠問題的確令不少家長大傷腦筋,不知怎樣處理。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科名譽副教授及香港過敏協會現屆主席何學工醫生建議家長跟從以下令嬰兒入睡的五大方法,一齊「瞓個好覺」。1 month ago
-
學生期待4月19日起回復面授課,返學前必須每日進行快速抗原測試。好多家長擔心年幼仔女抗拒、撩鼻時掙扎而流鼻血。瑪嘉烈醫院兒童傳染病科顧問關日華醫生就教路點樣撩鼻而唔傷及血管。1 month ago
-
腸道健康會影響身體,女士不應少看便秘問題,尤其是產婦和孕婦。註冊中醫趙曄教大家從大便、面色等身體狀況觀察腸道健康情況,並推介合適的食療。1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