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小童群益會在今年2至3月進行「香港兒童快樂調查2019」,以問卷方式成功訪問1,083名6至17歲的兒童及青少年。結果顯示,61.5%兒童感到快樂,較去年的61.6%微跌;不快樂的有10%,比去年的9.1%上升0.9%。整體感到快樂的兒童比例及快樂程度的平均分數是7.07分,較去年的7.14分為低。
在假日,12.8%兒童及青少年每天享有少於1小時空閒時間,35.5%人少於3小時。25%兒童每天享有少於1小時遊戲時間;59.6%人少於3小時。兒童最常玩的遊戲是電子或手機遊戲,佔75.4%,其餘是桌上遊戲、填色或畫畫。
小童群益會總幹事陳健雄指,兒童在假日的自由空間及遊戲時間與快樂程度有明顯關係,玩樂少於1小時的兒童,快樂程度明顯較低;兒童每星期獨自玩遊戲的時間越長,快樂程度越低;反而兒童每星期與家人玩遊戲的時間越長,快樂程度就越高。
調查發現本港兒童因學業繁忙,選擇放棄遊戲時間和戶外遊戲,他們亦較少主導遊戲和參與冒險遊戲,而40至70%的6至11歲家長反對或非常反對進行冒險遊戲;約30至50%家長反對或非常反對12至17歲的子女玩冒險遊戲。小童群益會估計家長是基於安全考慮,希望兒童遠離危險,機構指完全不參與冒險,反而會令兒童不了解及不懂面對危險。
小童群益會執行委員會主席吳彥明醫生建議,家長應多陪伴孩子,以開放的陪玩態度讓子女自由遊戲,在假日應多與子女一起玩遊戲及進行戶外遊戲,同時按子女年齡,鼓勵小朋友進行不同程度的冒險遊戲,如參加Maker課程或工藝DIY活動。
吳彥明醫生又建議政府考慮多建大型遊樂場及增加冒險遊戲設施,提升遊樂場的吸引力;建議康文署在公園或遊樂場舉辦活動,吸引兒童參與戶外活動,以及放寬《遊樂場地規例》限制,容許市民在公園特定區域玩球、放風箏等,讓大眾可以享有更多玩耍的地方。
-
本港有近88%年輕人患上近視,位居全球最高比率1。當中,兒童為最高風險的患者,約61.5%兒童早於12歲受近視影響2。新冠肺炎疫情令港童轉為網上學習,使用電子產品時間大大增加,同時戶外活動時間減少,進一步令學童加深近視,復課後多了「四眼仔」或「四眼妹」,情況值得家長關注。保護視力要從小做起,通過3招有效控制近視!6 day ago
-
升小統一派位結果將於6月1至2日揭盅。教育局公佈今年有78%學童獲派首三志願,創近11年新高。若連同「自行分配學位」和統一派位首三志願的學童,本年升小整體滿意率達88.8%。8 hour ago
-
近日朗豪坊KKplus天線得得B擺設損毀事件引起全城討論,5歲事主的爸爸今早接受訪問時表示,兒子發生至今仍不開心,缺席上課;昨天更3次問爸爸「點解隻公仔咁恐怖?」不少家長擔心如遇到同類事件,幼童會否有心理創傷?2 day ago
-
冰島一名男子約24年因工業意外受傷而截肢。近日,他成功進行兩臂移植手術,更再度與心愛的女兒擁抱及首次擁抱孫女。2 day ago
-
疫情令中小學生上網時間激增,造就重大網絡安全風險。有調查發現,每5名兒童中就有1名遭受網絡欺凌,對兒童的情緒及社交發展有深遠傷害,家長和學校需着手保護兒童!8 day ago
-
墨西哥一名十歲男童參觀當地動物園時,因將狼與狗混淆,竟然爬過圍欄伸手與狼互動,結果遭狼咬至重傷。10 day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