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最低】日本嬰兒死亡率極低 與健康手冊有關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報告,2017年出生的嬰兒在1歲前死亡人數為1,761人,嬰兒死亡率為每千名嬰兒中,只有1.9人死亡,比例與2015年的數字相同,是有記錄以來最低的水平。嬰兒活不過4週的死亡率為每千人中,0.9人死亡,兩者都是全球最低。
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爆發嬰兒潮,1947年日本嬰兒死亡率為76.7,比率較其他國家高。但從20世紀50年代後期到60年代,日本經濟迅速發展,衛生和營養同時大幅改善,令嬰兒死亡率穩步下降。
日本準媽媽在懷孕期間接受診斷時,會獲得母子健康手冊。手冊列出重要資訊,如懷孕期注意事項、分娩前後的檢查、嬰兒需要接種的疫苗類型及時間,以及所接受的治療記錄。此系統有助及早發現媽媽或兒童的健康、嬰兒發育問題等,讓醫生能夠在母親或嬰兒接受體檢時進行適切診斷。此系統最初在1948年引入日本,被認為是降低嬰兒死亡率的關鍵因素之一,全球約40個國家正在使用母嬰健康手冊。
聯合國資料顯示,最低嬰兒死亡率首10個國家依次為日本、冰島、新加坡、芬蘭、愛沙尼亞、斯洛文尼亞、塞浦路斯、白俄羅斯、盧森堡、挪威和南韓。最高嬰兒死亡率國家集中在非洲和中東,首10位順序為巴基斯坦、中非共和國、阿富汗、索馬利亞、賴索托、幾內亞比索、南蘇丹、象牙海岸、馬利和乍得。
香港未獲聯合國列入調查之內,翻查衛生防護中心數字,本港嬰兒死亡率由1981年的9.7人,下降至2017年的1.8人,比率也是全球最低之一,與鄰近的日本和新加坡相若。
資料來源:nippon.com、聯合國、衛生防護中心
-
本港有近88%年輕人患上近視,位居全球最高比率1。當中,兒童為最高風險的患者,約61.5%兒童早於12歲受近視影響2。新冠肺炎疫情令港童轉為網上學習,使用電子產品時間大大增加,同時戶外活動時間減少,進一步令學童加深近視,復課後多了「四眼仔」或「四眼妹」,情況值得家長關注。保護視力要從小做起,通過3招有效控制近視!2 day ago
-
疫情令中小學生上網時間激增,造就重大網絡安全風險。有調查發現,每5名兒童中就有1名遭受網絡欺凌,對兒童的情緒及社交發展有深遠傷害,家長和學校需着手保護兒童!4 day ago
-
口味偏好早於嬰幼兒時期已建立,如果BB從小經常進食過甜或過鹹的食物,不但影響飲食習慣,長遠影響健康。消委會檢視37款36個月以下嬰幼兒食用的小食,分別是米餅、泡芙、小蛋酥(又稱小饅頭)、穀類小食和乳酪粒。在25個提供糖含量的樣本中,發現52%樣本糖含量超出食物安全中心水平,當中所有乳酪粒樣本全屬高糖。消委會提醒家長,聲稱無添加糖的食品亦可能添加濃縮果汁等游離...6 day ago
-
偶像組合MIRROR成員姜濤自去年宣佈「做爸爸」後,不時留意契女的最新動向。昨日他分享了契女的影片,更再次表達自己想生女兒的決心!9 day ago
-
和富社會企業「香港開心D」以及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主辦「香港開心指數」研究團隊發佈最新數據,探討香港2022年疫情高峰期下家庭成員之間的情緒及關係變化,發現在新冠疫情下,本港平均每5個家庭有1個不開心。10 day ago